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笔试辅导 > 每日一练 > 正文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大纲考点汇总3发表时间:2019-08-23
 

  

  填空、单选: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

  技能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技能按性质可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系统的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把儿童品德发展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

  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是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度。

  多选、简答

  1、加涅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学习的基本理论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5、按迁移作用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按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按内容抽象水平的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6、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说。

  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与定势

  8、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有明确目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9、加强理解的条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利用变式和比较。

  10、知识应用可分为审题、相关知识的重现、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1、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知识的领会与巩固;问题的特征;智力活动水平

  12、动作技能的形成四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和动作协调完善阶段。

  13、智力技能的阶段:活动定向;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阶段。

  14、动作技能形成标志:结构的改版;品质的变化;调节功能加强;

  15、智力技能形成标志:脱离物质或物质化活动;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智力活动自动化;

  16、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四种基本趋势;练习有起伏现象;练习过程中有高原现象。

  17、提高有效练习的条件: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的反馈;采取灵活练习方式。

  18、学生品德的培养包括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19、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主观原因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是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区别: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想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宽泛。二者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反作用。

  品德的心理结构:一、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在品德上的表现。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二、 道德情感。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心体验,包括正义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荣辱感、厌恶感等。三、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的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里过程。主要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上。四、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