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证 > 笔试辅导 > 每日一练 > 正文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点2发表时间:2019-08-23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童年期(6、7岁~11、12岁);5.少年期(11、12岁~14、15岁);6.青年期(14、15岁~25岁);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

  (二)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

  1.少年期

  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着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

  2.青年初期

  此时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这时,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成了高中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且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珍重自我。但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确

  2.关键期